疑团:许多弄不清的问题。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。
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指人表里如一。
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非常着急。
形容非常勇敢。同“万夫不当之勇”。
比喻情谊深厚,如同一家。
蚂蚁摇撼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 唐 韩愈 《调张籍》诗:“ 李 杜 文章在,光燄萬丈長,不知羣兒愚,那用故謗傷,蚍蜉撼大樹,可笑不自量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近有文侩,勾结小报,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,真可谓‘小人不欲成人之美’,而且‘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’了!”亦作“蚍蜉撼大木”。 宋 赵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二:“又 黄次伋 者,不知何許人,賦《評孟》詩十幾篇,極詆 孟子 ,且及 子思 ……蚍蜉撼大木,多見不知量也。”亦省作亦省作“蚍蜉撼樹”。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史通》:“要之,蚍蜉撼樹,言匪由衷,柳翳隱形,志在避禍,千載之下,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。” 毛泽东 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:“螞蟻緣槐夸大國,蚍蜉撼樹談何易。”
指力挽危局。同“鲁阳挥戈”。
指力挽危局。同“鲁阳挥戈”。
比喻夫妻分离。同“乐昌分镜”
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。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。
斑鸠抢占喜鹊窝。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。
指道义上的往来。
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,尔后为诗遂无佳句。后以之比喻才思减退。
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。
后来的超过先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