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殊途同归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首:头。头和身体分开了。指被砍头。
师:军队;直:理由正当;壮:壮盛,有力量。出兵有正当理由,军队就气壮,有战斗力。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,所向无敌。
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变原状。同“十夫楺椎”。
犹言螳臂挡车。比喻以小敌大,力量悬殊。 唐 元稹 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夫以爾之材力,而取彼之凶殘,是猶以火焚枯,以石壓卵,蟲臂拒轍,雞肋承拳,萬萬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参见“螳臂當車”。
表示新婚之喜。
见“ 老羆當道 ”。
谓红、紫以间色夺朱。比喻以邪夺正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惡紫之奪朱也,惡 鄭 聲之亂雅樂也。’” 邢昺 疏:“此章記 孔子 惡邪奪正也。惡紫之奪朱也者,朱,正色;紫,閒色之好者。惡其邪好而奪正色也。”亦作“ 紅紫亂朱 ”。 汉 赵岐 《<孟子>题辞》:“ 孟子 閔悼 堯 、 舜 、 湯 、 文 、 周 、 孔 之業將遂湮微,正塗壅底,仁義荒怠,佞僞馳騁,紅紫亂朱。”
犹言觥筹交错。形容宴饮热烈。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此時月色倍明,室中照耀,如同白日,滿坐芳香,馥馥襲人,賓主酬酢,盃觥交雜。”
见“ 芝艾并焚 ”。
裈:裤子。虱子躲在裤缝里。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。
势:攻势。脱:脱逃。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
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。椎,槌。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变原状。
谓声威气势逼人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 仁宗 親政, 和坤 下獄賜死,諭云:‘當 和坤 聲勢熏灼,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, 曹錫寶 獨能抗辭執奏,不愧諍臣,加恩追贈副都御史,伊子照加贈官銜,給予蔭生。’”
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,木头容易变形,房屋容易倒塌。比喻祸由自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