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结构用法:- 以貌取人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。含贬义。用来指凭外貌来衡量人的优劣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
- 例:用人要以人品、能力为取舍依据;不应以貌取人。
正音辨形:引经据典:-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之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”
单字详解:- 以(yǐ):1.用,拿,把,将:~一当十。~苦为乐。~身作则。~邻为壑。~讹传讹。~往鉴来。 2. 依然,顺,按照:~时启闭。物~类聚。 3. 因为:~人废言。勿~善小而不为。不~物喜,不~己悲。 4.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5. 目的在于:~待时机。~儆效尤。 6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:梦寐~求。 7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:~前。~内。 8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:可~。得~。 9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 10. 太,甚:不~急乎? 11. 及,连及:富~其邻。
- 貌(mào):1.面容:面~。容~。~相。以~取人。 2. 外表的样子:礼~。~合神离。道~岸然。 3. 外观:全~。 4.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、样子,如“飞貌”指飞的样子。 5. 描绘,画像:“命工~妃于别殿”。
- 取(qǔ):1.拿:索~。~书。~款。窃~。 2. 选择:选~。~材。~景。~道。~样。 3. 采用:采~。听~。吸~。可~。~精用弘。 4. 得到,招致:获~。~经。~偿。~悦。 5. 消去:~消。~缔。
- 人(rén):1.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2.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3.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孔子有许多弟子。其中有一个叫宰予,能说会道, 利口善辩。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,但后来渐渐发现,他既不孝敬父母,也没有仁德,而且十分懒惰,白天睡大觉。孔子说他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后来宰予参与作乱,被杀死。
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(字子羽),长得体态不雅,相貌丑陋,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,不会成才。但他从师学习后,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,处事光明正大,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。后来,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,他的声誉传遍四方。
孔子听说了,感慨地说:“我凭言语判断人的品质,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;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,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。”
英文翻译: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
- 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人,就不能以貌取人,要从本质上去评定这个人的好坏。
- 在这次旅游途中,进入购物店里,我看到了这家店员以貌取人藐视穷人见钱眼开的本性。
- 如果领导以貌取人,自然会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。
-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看他的品德不应以貌取人。
- 花些时间在仪表上: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以貌取人。
- 不管这么说是否合适,这个社会对女人总是以貌取人的。
- 凡事不可以貌取人,否则会与贤才失之交臂。
- 事实证明,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错误的。
-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,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贵的品质,才是明智的。
- 用人要以人品、能力为取舍依据,不应以貌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