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结构用法:- 一物降一物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。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
- 例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》:“世界上的事情,总是一物降一物。”
引经据典:-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此一时,彼一时,大不同也。常言道‘一物降一物’哩!”
单字详解:- 一(yī):1.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2.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3.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4.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5. 另外的:蟋蟀~名促织。 6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~算。试~试。 7. 乃;竞:~至于此。 8. 部分联成整体:统~。整齐划~。 9. 或者:~胜~负。 10. 初次:~见如故。 11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7”。
- 物(wù):1.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:事~。生~。~体。货~。礼~。文~。~价。~质。地大~博。~极必反。 2. 内容,实质:言之有~。 3.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~议(群众的批评)。待人接~。~望所归(众望所归)。
- 降(xiáng):义未详
英文翻译:one thing subdues another
俗话说:“一物降一物”,看来你不服他是不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