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结构用法:- 伯仁由我而死是一个复句式结构的成语。作宾语、分句;指对别人的死感到内疚
- 例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灯火楼台》:“则‘我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’,会一辈子歉疚在心,日子还过得下去?”
引经据典:- 《晋书·周颙传》:“吾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”
单字详解:- 伯(bó):1.兄弟排行次序:~仲(指兄弟的次第,喻事物不相上下)。 2. 父亲的哥哥:~~。~父。~母。 3.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:老~。世~。 4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:~爵。 5. 旧时对文章、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:“海内文章~”。 6. 姓。
- 仁(rén):1.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~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。~爱。~政。~人志士(仁爱有节操的人)。~义礼智(儒家的伦理思想)。~至义尽。一视同~(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)。 2.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:核桃~儿。 3. 姓。
- 由(yóu):1.原因:原~。事~。理~。~于(介词,表示原因或理由)。 2. 自,从:~表及里。~衷(出于本心)。 3. 顺随,听从,归属:~不得。信马~缰。 4. 经过,经历:必~之路。~来已久。 5. 凭借:~此可知。 6. 古同“犹”,尚且,还。 7. 古同“犹”,犹如,好像。 8. 姓。
- 我(wǒ):1.自称,自己,亦指自己一方:~们。~见(我自己的看法)。~辈。~侪(我们)。自~。~盈彼竭。
- 而(ér):1.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2.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f.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,如“侃侃~谈”。g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,如“人~无信,不知其可”)。 3. 表(从……到……):从上~下。
- 死(sǐ):1.丧失生命,与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对:~亡。~讯。~刑。~囚。~棋。~地。生离~别。~有余辜。 2. 不顾生命:~志(牺牲生命的决心)。~士(敢死的武士)。~战。 3. 固执,坚持到底:~心塌地。~卖力气。 4. 无知觉:睡得~。 5. 不活动,不灵活:~结。~理。~板。 6. 不通达:~胡同。~路一条。 7. 过时,失去作用:~文字。 8. 极,甚:乐~人。
晋元帝时期,仆射周颙与宰相王导是好朋友,王导的堂兄王敦谋反杀了周颙。王敦曾经因此事征求王导的意见,王导未置可否。后来王导得知周颙曾在元帝面前为王敦谋反事多次为自己辩护,不禁流泪感慨:“我虽没杀他,但他由我而死。”
英文翻译:Bo Ren died by 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