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- 把铁棒磨成了针。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,只要有毅力,下苦功,就能够克服困难,做出成绩。
结构用法:- 磨杵成针是一个补充式结构的成语。作谓语;含褒义
- 例: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,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。
引经据典:- 《潜确类书》卷六十:“李白少读书,未成,弃去。道逢老妪磨杵,白问其故。曰:‘欲作针。’白感其言,遂卒业。”
单字详解:- 磨(mó):1.摩擦:~刀。~墨。~练。~砺(摩擦使锐利,喻经受磨练)。~合。研~。~漆画。 2. 阻碍,困难:~难(nàn)。好事多~。 3. 消耗,消灭:~损。~耗。~灭。 4. 拖延,耗时间:~缠。~功夫。
- 杵(chǔ):1.舂米或捶衣的木棒:~臼。砧~。~臼交(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)。 2. 用长形的东西戮:~了他一拳。
- 成(chéng):1.做好,做完: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 2.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 3. 变为:长~。变~。 4. 可以,能行:~,就这么办。 5. 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~。 6. 够,达到一定数量:~年累(lěi )月。 7. 已定的,定形的: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 8. 十分之一:增产三~。 9. 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 10. 姓。
- 针(zhēn):1.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:~线。 2. 细长像针的东西:时~。 3. 用针扎治病:~灸。 4.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:~头。
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,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。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,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,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,李白深受感动,从此就用功读书,终于成为文豪
英文翻译:to study diligently; to grind an iron bar down to a fine needle (idiom); fig. to persevere in a difficult task
- 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,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。
- 在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都应该有磨杵成针的精神。
- 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,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。
- 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,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。
- 你只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,就不怕学习搞不好。
- 做任何事情,除了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,更要有合适的方法,才能取得佳绩。
- 想把学问做好,必须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。
- 磨杵成针这句话是说,只要工夫深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,任何事情都能办好。
- 想得到真正的学问,必有须磨杵成针的精神。
- 他决定慢慢下功夫,用磨杵成针的毅力感动佳人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