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结构用法:- 生动活泼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。
- 例:这次联欢会的节目安排得非常生动活泼,大家都十分尽兴。
引经据典:- 毛泽东《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》:“应当提倡讲话,应当是生动活泼的。”
单字详解:- 生(shēng):1.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:诞~。滋~。~长。 2. 造出:~产。 3. 活的,有活力的:~存。~命。~物。~机。出~入死。舍~取义。 4.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:众~。丧~。卫~。 5. 生活,维持生活的:~计。~意。 6. 整个生活阶段:一~。平~。今~。 7. 发出,起动:~病。~气。~效。~花之笔。谈笑风~。 8. 使燃料燃烧起来:~火。 9. 植物果实不成熟:~瓜。 10.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:~饭。~水。 11. 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:~疏。~客。~字。陌~。 12. 不熟练的:~手。 13. 未经炼制的。~铁。 14. 硬:态度~硬。~吞活剥。 15. 甚,深:~怕。~疼。 16. 正在学习的人:学~。门~。 17.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:儒~。医~。 18.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:小~。老~。武~。 19. 词尾:好~休养。 20. 姓。
- 动(dòng):1.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,与“静”相对:变~。波~。浮~。振~(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,不断作往复运动。亦称“振荡”)。震~(a.颤动或使颤动,如“门窗~~了一下”;b.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,如“~~全国”)。 2. 使开始发生:发~。 3. 使用:~用。~武。~问(客套话,请问)。 4. 使起作用或变化,使感情起变化:感~。~人心弦。娓娓~听。~容。 5. 吃(多用于否定式):这几天不~荤腥。 6. 非静止的:~画。 7. 可变的:~产。 8. 行为:举~。~作。 9. 常常:~辄得咎。
- 活(huó):1.生存,有生命的,能生长,与“死”相对:~人。~体。~检。~物。 2. 救活,使人活:~人无数。 3. 在活的状态下:~埋。 4. 逼真地:~脱。~像。 5. 不固定,可移动,或处在进去状态的:~塞(sāi )。~扣。~页本。耳软心~(没主见)。 6. 生动,不呆板,机灵,有生气:~力。 7. 工作或生产品:~儿。~计。
- 泼(pō):1.猛力倒水使散开:~洒。~街。~墨(中国画技法之一)。~水。~冷水(喻打击人的情绪)。 2. 野蛮,不讲理:~辣(a.凶悍;b.有魄力。均亦作“拨剌”)。~皮(流氓)。撒~。~妇。 3. 有魄力:他做起事来真~。
英文翻译:living
- 这堂语文课,师生密切配合,相互呼应,上得生动活泼。
- 他的画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,生动活泼。
- 这次会议开得生动活泼,大家心情都很舒畅。
-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活泼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
- 这次中队会开得生动活泼。
- 我们要生动活泼地、具有说服力地教育青年工人端正劳动态度。
-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非常生动活泼,吸引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,真是滔滔不绝。
- 我们数学老师讲课生动活泼,常常采用质疑问难和方法。
-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活泼,从不照本宣科。
- 这次联欢会的节目安排得非常生动活泼,大家都十分尽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