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
- 幾:幾微,细微。指人能够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,就能与神道相合
结构用法:- 知幾其神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。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- 例:唐·权德舆《幾铭》:“知幾其神,孔父、周文去圣远矣,时无其人,见幾而作。”
引经据典:单字详解:- 知(zhī):1.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 2. 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3. 学识,学问:~识,求~。无~。 4. 主管: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 5. 彼此了解:相~。~音。~近。 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~(老朋友)。
- 幾(jī):1.細微。見“幾希”、“幾微”等條。 2. 危殆、危險。《詩經·大雅·瞻卬》:“天之降罔,維其幾矣。”《漢書·卷一·高帝紀上》:“楚兵罷食盡,此天亡之時,不因其幾而遂取之,所謂養虎自遺患也。” 3. 將近、相去不遠。如:“幾及”、“庶幾”。《史記·卷五十五·留侯世家》:“漢王輟食吐哺,罵曰:‘豎儒!幾敗而公事!’” 4. 豈。《史記·卷九十一·黥布傳》:“人相我當刑而王,幾是乎?” 5. 預兆、細微的跡象。《易經·繫辭下》:“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”明·方孝孺《深慮論》:“其於治亂存亡之幾,思之詳而備之審矣。” 6. 時期、機會。《詩經·小雅·楚茨》:“卜爾百福,如幾如式。”《左傳·定公元年》:“子家子不見叔孫,易幾而哭。”
- 其(qí):1.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~所。莫名~妙。三缄~口。独行~是。自食~果。 2. 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~他。~余。~次。文如~人。名副~实。言过~实。 3. 那里面的:~中。只知~一,不知~二。 4. 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~如是,熟能御之?” 5. 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~如土石何?” 6. 词尾,在副词后:极~快乐。大概~。
- 神(shén):1.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:~仙。~怪。~主。~社。~农。~甫。~权。鬼使~差。 2. 不可思议的,特别希奇的:~秘。~奇。~异。~话。~机妙算。 3. 不平凡的,特别高超的:~勇。~医。~通。~圣。~速。 4. 心思,心力,注意力:劳~。凝~。~魂颠倒。 5. 表情:~色。~采。~姿。~志。 6. 精神:~清气爽。 7. 姓。